“十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六: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五”期间,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出现大的起伏。“十五”期间,国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宏观政策的方向、力度和重点。特别是2003年以来,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居民消费增长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5.99万亿元,2005年仍将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控制在1.4%,既防止了通货膨胀,又避免了通货紧缩。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3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国家采取了大范围大幅度地减免农业税、加大农业直补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比上年增产775亿斤,2005年预计又可增产200多亿斤,扭转了1998年以后连年下滑的局面。农业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其中2004年增长6.8%,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005年仍将增长5%以上。
部分行业盲目投资的势头得到抑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加大。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情况,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加强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引导,严格市场准入标准,依法依规清理建设项目,有效抑制了这些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坚决淘汰了一批消耗高、污染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炭、水泥、钢铁、炼焦、电解铝生产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有效抑制了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和价格的过快上涨。
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面对能源、资源和交通运输压力,国家在“十五”期间重点加强了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末期与“九五”末期相比,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由3.19亿千瓦增加到5亿千瓦以上,铁路营业里程由6.87万公里增加到7.5万公里,高速公路由1.63万公里增加到4万公里,长达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管道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国家整体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同时,加强煤炭产运需衔接,搞好电力运行调节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确保成品油供应,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煤电油运紧张状况趋于缓解。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加强。工业结构明显改善,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全年增加值接近8000亿元。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领域拓宽、规模扩大、层次提高,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出现良性互动的新局面。西部大开发继续扎实推进,国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具有本地优势和竞争力较强的特色经济,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有所改变。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取得良好开端。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具体措施制定阶段。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成效显著,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