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七:配合宏观调控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十五”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七:
配合宏观调控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十五”期间,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情况,政府适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成功地实现了由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五”前期,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总需求不足以及国民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等形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税收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2003年,我国经济基本走出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周期的上升阶段。但是,能源、交通、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又不明显缩小,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2005年预算安排中央财政赤字3000亿元,比上年减少192亿元,其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又压缩国债项目资金规模300亿元,并增加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00亿元。
在财政调控过程中,财政部门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既注重运用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多种政策手段,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整合国债项目资金和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大力调整使用结构和投向,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促进了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建立完善了基本适应不同经济运行形态需要的,包括目标定位、手段组合、时机选择、组织实施在内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