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 |
|
浙江省政法信息管理中心
登记时间:2025-04-29 14:26:24
单位名称 | 浙江省政法信息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周泰石 |
住所 | 浙江省行政中心十号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34.8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8 | 期末数(万元) | 154.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省政法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指导督促、组织实施和绩效评估等;承担政法信息资源开发、服务和政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政法系统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等;完成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000MB15806253 | 举办单位 |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浙江省政法信息管理中心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在省委政法委的领导下,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锚定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目标和要求,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勇于担当,践行数字法治改革系列理念,实施系列改革举措。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主要工作情况一是强化统筹管理。按照“统分结合”要求,明确工作推进、重大应用、数据资源、基础支撑等方面的统分任务,创新形成“1+5+5”联动工作机制,构建了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省级政法系统建立定期例会制度,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日通报”“下单子”“专项协调”等举措,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同时,推动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高新企业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试点,构建“政企学研”联动推进机制。二是强化数据共享。按照“多仓统管”模式,构建“1+5+11”省市一体数据共享体系,探索应用全量归集、接口共享、隐私计算等方式,实现“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同时,在中政委牵头协调下,省级政法各单位与中央政法单位对接数据共享事宜,探索了一条中央与省级之间的数据共享路径。三是夯实基础支撑。集成OCR识别、语音转换、统一地图引擎、统一搜索等20类205项能力组件。厘清了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网络安全责任边界,探索建立了防范、检测、监控、审计、管理、评估等关键机制,形成了215项安全能力,对政法网和业务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安全防护。四是推进应用建设。强化“数字化改革逻辑起点是业务”理念,不断推动现代科技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提升执法办案、执法监督、基层治理、政法公共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刑事案件、行刑衔接、检察监督与法治监督协同衔接等一批协同业务流程有效落地,涉案财物一体化管理处置、执法司法态势分析等一批场景应用服务实战。五是完善标准制度。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5项省级地方标准经省市场监管局批准正式发布,50余项制度成果在全省推广执行。同步形成23项理论研究成果。法院“全域数字法院改革”、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监管场所向基层提供法律文书代为送达、智治社矫等一批改革经验被相关中央政法单位吸收采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一是工作质效提升。如打造涉案财物管理处置应用,制定出台工作指引,实现涉案财物处置“技术+业务”的全链条贯通,平均处置用时大幅缩短。二是服务能力增强。推动政法部门与发改、经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民政、妇联、台办、外办等部门对接,推进“公共法律咨询+”“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系列多跨协同服务,让政法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探索推进。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深化跨部门大数据办案改革。二是迭代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三是持续推进数字资源依法共享。四是探索政法领域人工智能场景建设。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情况一:中心法人由周川玲变更为周泰石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举办单位对我单位绩效考核为优秀。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