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市县动态

宁波市北仑区委编办“穿透式”用编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时间: 2025-07-14 17:06:26
来源: 宁波市北仑区委编办
游览量:

为破解编制资源刚性约束与区域发展动态需求之间的矛盾,宁波市北仑区委编办构建“穿透式”用编管理模式,通过靶向发力、全链管控、多跨协同,推动编制资源从“粗放分配”向“精准适配”转变,实现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有效提升。

一、坚持“靶向发力”,建立用编需求精准管理办法。一是夯实数据质量根基。规范机构编制数据填报标准,全面核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年龄、学历、专业等26项关键指标,完善数据2538条信息,同时建立动态更新、定期校核机制,确保“底数清、更新快、数据准”。二是动态监测绘制画像。依托实名制管理系统,建立“一单位一档案”动态台账,实时抓取人员出入编情况、空编数量、退休预测等核心数据,绘制编制资源全景画像。三是精确分配用编指标。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用编计划时,统筹分析单位职能调整幅度、业务增长趋势、自然减员规律等变量,精准测算编制缺口,杜绝用编指标的“一刀切”分配。

二、强化“全链管控”,打造编制使用闭环管理体系。一是把牢入口。健全完善编制使用审核制度,对干部调任、政策性安置、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用编计划进行前置审核,从源头控制好用编“阀门”。二是过程监督。依托实名制系统月报制度问效提质,对存在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或实名制数据更新不及时等情形的,暂停核准用编。三是跟踪问效。定期调度用编指标核准、人员招录后的编制使用情况,会同组织、人力社保等部门,对用编岗位、招录人员专业及资格条件等进行核查,确保“专编专用”,让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聚力“多跨协同”,构建编制资源协同增效机制。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联合组织、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开展编制需求联合研判,打通部门间人员结构、岗位空缺等数据壁垒,在动态掌握全区干部队伍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有限的编制资源运用到合适的岗位。二是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渠道外,针对性开展选调生、高层次人才招录,重点补充紧缺专业人才。在基层一线和重点岗位培训锻炼后,根据个人特点和岗位需要实施“二次分配”,实现“人岗相适”,确保编制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打造编制资源“周转池”。在财政、司法、数据等部门(单位)探索建立财务、法律、信息化等通配岗位“周转池”,打破机构编制资源“一核定终身”的管理思维和模式,探索通用岗位统招联培、定向输送,通过跨部门编制流转有效破解结构性供需矛盾。

(宁波市北仑区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