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委编办加强编外用工管理
松阳县委编办针对当前编外用工总量难控制、聘用不规范、待遇标准不统一、效能发挥不足等问题,开展全县编外用工全口径分类管理,实现人员“只减不增”,管理更加规范有效。
一是夯实基础数据“准”度,绘制“施工图”。组织、编办、财政、人社四部门联合开展大排查、大摸底,全面掌握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编外人员底数,包括人员数量规模、岗位种类、聘用形式、经费来源及支出等情况。由县委办、县府办印发《松阳县加强机关事业单位非编人员规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总量压缩、分类实施、稳妥处置、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明确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审核备案、整改提升四个阶段具体任务,完善专项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清单。
二是拓展管理措施“广”度,制定“说明书”。采取“五统一”方式开展编外人员全口径分类管理。统一核定数量,编办重新核定各单位编外用工控制数,超控制数人员由用工单位逐年消化。统一规范用工,按照《市县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合同签订。统一人员招聘,招聘计划统一提交县公职人员入口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审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统一规范管理,健全专项考核机制,完善考核奖惩、交流调剂、精减规范等方面内容,优化人员队伍。统一规范薪酬,分类制定编外用工薪酬管理办法,规范工资福利待遇。
三是探索有效监督“力”度,储备“资料库”。建立日常监督检查+“巡财审联动”协同监督机制,对编外人员管理、工资福利发放、政府购买服务等情况进行监管。推进编外人员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开发应用编外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对全县编外人员个人信息、聘用方式、岗位分布、经费渠道等信息进行采集、审核、入库,落实实名登记。编外用工控制数及实有人员增减等各类信息变更实现网上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严格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强化编外用工管理全流程监督,构建多部门协调配合的长效监督机制。
(松阳县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