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委编办构建“无感督查”全链条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监管效能
龙游县委编办将监督检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构建“无感督查”全链条机制,切实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一、搭建动态监测体系,实现“事前预防”精准化。一是构建立体监管网络,强化日常“无感”渗透。依托机构编制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监测机制,线上实时抓取实名制系统数据,重点监测机构设置、职数配备、人员编制等关键指标,通过系统自动比对预警超编超职数等问题;线下结合部门年度报告、用编计划审核等,常态化开展“嵌入式”调研,动态掌握各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二是夯实数据底座,提升监管精准度。建立全县机构编制“数字档案”,涵盖各单位“三定”规定、中层职数配置、人员编制结构等基础信息,实行“一单位一台账”动态管理,定期开展数据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人员信息完整性、编制使用合规性,确保数据“底数清、情况明”。
二、深化部门协同联动,打造“事中督查”共同体。一是强调内部协同,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科牵头、业务科室协同的“1+N”工作模式,在机构设置、职数审批等关键环节,实行“业务科室初审-监督检查科合规性审查-编办领导终审”三级审核机制,确保事项审批与监督检查无缝衔接。二是突出外部联动,融入大监督格局。深化与组织、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互通、线索互移、整改互促”机制。在县委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中,联合开展机构编制专项督查,同时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倒逼责任落实。
三、创新数字赋能场景,推动“事后评估”智能化。一是开发“无感督查”应用场景。探索构建“数据画像 + 动态监测”的机构编制监管场景,通过建立覆盖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动态编制职数台账,实时抓取人员出入编、职数使用等核心数据,综合分析职能履行、人员结构、编制使用率等指标。二是以评估问效倒逼效能提升。每年选取重点领域、关键部门,通过“单位自评+实地核查+数据比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评估,重点核查机构职能是否优化、编制资源是否高效配置、职数使用是否规范等内容。结合评估问效已累计调整优化编制配置15名,有效推动编制资源向中心工作、民生领域倾斜。
(龙游县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