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委编办“三个加强”提升监督检查工作水平
嘉兴市秀洲区委编办从宣传教育、协同联动、强化约束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事前预防、事中督查、事后评估,构建机构编制闭环管理,全面提升监督检查工作水平。
一、坚持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预防。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向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各部门发放机构编制工作流程资料,并将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党校主体班干部教育内容,实现区镇两级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全区干部机构编制法定化意识。会同组织、人力社保部门研究制定《秀洲区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强化“穿透式”用编管理。制定《秀洲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编外控制数核准使用制度,加强和规范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严格执行编制职数前置审核制度,把违规审批消灭在源头。
二、坚持过程管理,加强事中督查。实行“线上+线下”联查,依托实名制系统,对机构、编制职数、人员等信息开展实时动态监测,对超编超职等问题加强预警和处置。加强与浙政钉平台、事登系统、公务员系统的数据比对分析,查找数据差异,查摆问题线索。聚焦问题多发部门、重点涉改部门,线下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实行全口径、撒网式全面督查,及时跟进处置,纠正违规问题,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秩序。全面落实《嘉兴市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清单整改销号办法(试行)》,高效推动巡视巡察、日常督查发现的机构编制问题分类整改、挂账销号。坚持“整改+审批”联动,建立机构编制审批与问题整改联动机制,对整改未完成、审批事项不合规的,暂停受理其机构编制审批事项。以机构编制调整、用编用职、餐补审核等事项办理为抓手,严控新增违纪违规问题、督办遗留违纪违规问题消化。
三、坚持效果导向,加强事后评估。依托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医共体”建设等契机,开展镇(街道)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专项评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绩效评估、医疗卫生单位专项评估,认真梳理分析职责履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编制使用效益等情况,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坚持将质效评估结果作为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探索编制“能增能减”有效路径,先后制定出台编制周转管理办法等,实现编制跨部门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单位“空编不用”和“无编可用”的矛盾,确保编制用好、用准、用出成效。
(嘉兴市秀洲区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