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市县动态

宁波市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提质增效

时间: 2025-08-13 09:47:14
来源: 宁波市委编办
游览量:

宁波市紧扣“规范管理、精准服务”目标,以制度创新为引擎,以动态监测为抓手,建立“清单化+智能化+专班化”监管模式、实施“周调度+月复盘+季报告”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质效提升。

一、制度先行,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聚焦应登记事项,建立“清单+制度+指南”引领机制,确保全流程规范高效。一是建立专项制度。出台《宁波市事业单位登记审查监测工作制度》,明确审查程序、监测指标、责任分工等工作流程,首次实现登记审查监测工作全流程标准化制度管理。二是抓实清单管理。全面梳理“批文已发未登记、人事变动未变更、证书到期未换领”等情况,形成《登记审查监测清单》,为精准监测提供“对账清单”。三是细化服务指南。根据监测指标细化服务指南,实现“一图看懂办理流程、一表知晓材料清单”,确保新手操作也能全程畅通无障碍。上半年,共比对发现应登未登遗留问题8个,登记审查效率提升40%,月均业务窗口咨询量较去年下降近70%。

二、动态跟踪,提高闭环化监测效能。锚定任务目标,结合实际工作进度,做好复盘总结和分析研判,数字赋能登记管理工作高质高效。一是定期对账。建立“每周动态更新、专题会议研判”机制,通过清单化、台账化管理实时追踪问题整改进展,实行“对帐销号”,确保超期未办结问题定期清零。二是紧盯典型。每季度形成登记审查监测工作报告和负面清单,做好典型问题分析、风险趋势研判,提出优化建议,筑牢长效管理“防火墙”,防止老问题变新顽疾。三是数字赋能。依托宁波市“智管优配”数字编办平台监管监测模块,绘制事业单位登记状态热力图,实时显示超期预警、业务异常单位分布,有效掌握单位动态,及时开展预警提醒。

三、多措并举,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紧盯重点改革、重大任务等关键节点,实施“专项服务+精准服务+政策保障”,确保登记与改革“零时差”。一是“双组并进”强保障。组建“一对一帮扶指导组”“督办联络组”,推行“事前政策辅导+事中跟踪协调+事后整改督办”模式,累计为20余家事业单位提供个性化指导30余次,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6项。二是“无缝衔接”促落实。对机构撤并或重组调整的单位,安排专人对接,制定涉改衔接期登记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指导,确保整改落实不拖延、问题解决不超期。三是“兜底保障”解难题。针对部分情况较复杂、注销难的单位,实行“专班包保责任制”,由机构编制部门联络指导、主管部门兜底执行,梳理问题清单和风险提示清单,逐一分析形成解决方案,实行“容缺受理、简易注销、书面承诺”等,全力打通注销程序的堵点。上半年,已累计推动6家单位完成注销登记。

(宁波市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