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委编办打造“三化”模式强化履职事项清单智能化应用
嵊州市委编办协同市大数据中心将履职事项清单深度嵌入政务OA系统,率先探索履职事项清单智能化应用(以下简称“应用”)新实践,在公文拟制、文件流转等关键环节实现智能匹配、风险预警,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清单从“静态文本”向“动态工具”转化,让清单真正成为指导工作、压实责任的“活字典”和“导航仪”。
一是聚焦“数据搭建”,实现清单数字化。“应用”主要结合AI算法,通过关键词、句的解析等方式,开发能够精准比对发文内容和清单事项的OA系统智能算法模型。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梳理各乡镇(街道)的履职事项(收回事项和配合事项)、各事项的362个关键词归集形成数据库1.0版本,供比对和关联调用。
二是聚焦“关口前移”,实现减负智能化。运用本地部署的文字识别功能,解析部门发文内容,对OA系统内下发至乡镇(街道)的各类文件,通过OA系统智能算法模型自动调用数据库中的各类履职事项进行精准比对,变“被动查找”为“主动推送”,变“模糊分工”为“精准定责”。基于履职事项清单中明确的权限边界、流程规范,识别潜在风险点,对违反清单的内容进行预警提醒,通过三色弹窗即时提醒发文部门,并显示相关联的事项条款,既不增加发文部门负担,又能让发文部门、收文乡镇(街道)双向校验比对履职清单,实现“编制-应用-反馈”全周期管理。同时,将发文审核拦截结果纳入基层减负等统计范围,倒逼部门从源头进行发文规范,持续深入为基层减负赋能。
三是聚焦“质效提升”,实现监管闭环化。将清单深度嵌入行政流程,形成“清单界定—智能审核—动态优化”闭环,通过“应用”后期拦截采集的数据反馈、基层调研、职能监管等方式,从“单点切入”转变为“动态循环管理”,加强履职事项清单的后续监管力度。按照“清单之外无考核 清单之外无追责”的原则,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考核项目、问责事项的把关,切实把清单落到实地。
(嵊州市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