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拱墅区委编办“三举措”着力推进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
杭州市拱墅区委编办立足编制核定、编制使用、监督检查三方面工作,赋能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构建科学、规范、精细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格局。
一、推进“编制核定”精细化。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对资源进行精准赋能与最优配置。一是“核足编制”。坚持保障教育卫生领域编制需要,严格按照上级最新文件标准及时核足编制,保障民生领域的编制需求。二是“核准编制”。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编制管理课题调研,根据区域发展和人口流动趋势,重点测算全区中小学在校生数、预判学生数变化情况等,分析研究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和应对策略,做好编制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前瞻谋划。三是“盘活编制”。全面梳理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运行情况,结合实际研判分析,撤销“小、散、弱”或实际未运行的事业单位,不断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二、推进“编制使用”精细化。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的原则,统筹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一是严守编制总量“红线”。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坚持机构限额和编制数额“两个不突破”,明确满编超编单位一律不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二是建立“穿透式”用编管理模式。综合考量单位空编率、队伍年龄结构、职能发展需求等关键指标,对用编计划进行前置评估和动态调整,在总量控制框架下实现编制资源科学配置、高效使用。三是建立人员调动预审机制。区分人员身份和流程手续,绘制人员调动流程图,清晰展示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工作流程,促进业务流程明确、简便、高效。建立组织、编办、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预审联动机制,强化对用编计划、人员年龄、专业、学历等结构要素把控,提升编制使用的精准性、科学性。
三、推进“监督检查”精细化。多维度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提升机构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一是建立机构编制事项会前审查机制。结合编制使用核准、出入编办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等工作,建立事前联动,对部门单位职能作用发挥、人员编制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规范化水平。二是强化机构编制动态监测。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动态监测各部门机构设置、编制职数使用、人员流动趋势、延迟退休等情况,并健全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比对,有效遏制超编、超职数、超规格配备干部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定期开展机构编制质效评估。围绕职能机构设置、人员力量配备、编制职数和主责主业等,全面分析职能运行、履行职责、编制使用、机构编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机构编制执行和管理中有待改进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配置及管理水平。
(杭州市拱墅区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