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全力推进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
海盐县结合本地实际,全力推进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强化整体联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建县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22个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实施小组,全力指导推动清单编制工作。县级层面组建了11人的工作专班,从组织、社工、司法、综合执法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采取包片负责、蹲点联系等方式,抓好清单编制统筹工作。镇(街道)层面,组建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抽调3-5名业务骨干负责清单具体工作。建立压茬推进和定期会商机制,县委编办找准核心环节,将工作量化为7项重要节点,县级专班每周定期会商研判工作进展态势,全过程把关清单编制质量。
二是紧盯关键环节,深化事项梳理。各镇(街道)对照“三定”规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级有关考核文件等,对履职事项进行拉网式全面梳理,形成“三张清单”初稿。同时,各镇(街道)根据发展特色和定位,确定综合发展型、工业制造型、农业生态型、农旅融合等类型,结合特色定位确定4-5个履职清单事项类型优先审核,如武原街道实施“网格管理”整理模式、澉浦镇创新形成包联机制,进一步提升清单针对性和审核质量。针对清单编制过程中遇到的职责争议等难点事项,镇(街道)、县级专班、县级部门等多方协同,合力攻克履职事项难点事项。如上级部门收回事项的确定,在深入分析部门工作需要、镇(街道)承接能力的基础上,组织镇(街道)、综合执法、县级专班三向比对会审,形成收回事项清单。
三是突出镇街特色,细化工作指导。组织开展县级培训会、部门部署会、专班研磨会、镇(街道)推进会十余次,部署清单编制工作的具体内容,下发“海盐版”政策答疑。采用“集中会审、切块认领”模式,邀请部门专家、镇(街道)条线业务骨干、县级专班成员开展集中会审,集中过堂精细打磨,实现清单内容、体例、表述更准确、规范和凝练。针对集中会审的存疑问题,形成《每日会审情况摘要》,并将存疑问题清单根据特色定位切块给相关镇(街道),一个镇(街道)谈成一类事项及时共享成果。坚持“一镇(街)一特色”,个性事项由镇(街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行动态调整,推动清单“本土化”适配。
(海盐县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