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委编办“三管齐下”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
龙泉市委编办紧盯省委关于“三支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人才科技体制机制迭代升级,优化人才科技领域机构编制配置,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聚力重塑人才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夯实人才科技创新根基。加强市委对人才科技工作的统筹领导,整合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设置教育、科级、人才议事协调机构,实行一体化运行。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与相关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行业领域主管部门沟通衔接,优化调整内设机构设置,明确“管行业必须管人才”。组建人才科技发展中心,强化党委政府对产业升级与人才科技融合发展的统筹引导,深化人才科技教育协调机制,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新提升编制资源管理效能,强化聚才引才服务水平。围绕产业迭代升级需要,健全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深化推动《龙泉市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双招双引”六条措施》,制定完善《龙泉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龙泉市编制使用计划操作细则》,规范编制使用管理体系。聚焦特色产业加大引才聚才力度,围绕汽车零部件、青瓷宝剑、竹木加工、生态农业等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机械电子、健康医药、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按需预留事业编制,用于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通过优化编制使用审批流程,以“招、育、引、调”等多管齐下,吸纳各类高层次人才,加快推进“产业+人才+项目”发展模式。
三、科学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孵化。持续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打造高效运转机制,推行“党工委(管委会)+”的管理模式,强化党对开发区的领导作用,确保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一致。优化开发区内设机构设置,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机构职能和人员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探索开发区岗位化管理,重点围绕经济发展、投资促进、科技创新等领域设置岗位、优化编制资源配置,通过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加大开发区编制周转使用力度,建立开发区人员岗位管理机制,推动管委会瘦身强体,建立主业突出、运转高效的管理新体制。
(龙泉市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