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委编办多点发力提升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水平
武义县委编办围绕全县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树立系统观念、细化工作颗粒、加大监督力度,多点发力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工作管理水平。
一、抓统筹谋发展,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管理。一是坚持科学谋划。提高政治站位,注重统筹兼顾,结合全县产业特色和发展规划突出目标导向,从经济与民生、区域与城乡、当前与长远等方面考虑,当好统筹协调的“大管家”,制定阶段性或长期工作目标,持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服务大局。面对机构编制工作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严管编”与“灵活用编”相结合,切实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保障民生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编制统筹力度,以调为主、以增为辅、以管为本,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作用;三是坚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机构职能体系建设,研究讨论在重点领域、重要行业、重大改革等方面如何更好的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思考谋划缓解增编压力、提升工作效率的创新举措,力求在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上找方法、寻突破。
二、抓关键求实效,激发机构编制资源存量活力。一是加强编制管理。依托实名制信息系统建立线上线下统一的机构编制汇编台账,全面剖析编制资源分布、人员学历年龄结构、单位超空编情况等数据,评估部门职责履行和“三定”落实情况,综合研判各部门实际用编需求,为用编审核、增编进人等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持;二是加强基层建设。聚焦乡镇(街道)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职能体系建设,以“1+4+X”机构设置为基础,科学规范内设机构名称、职责范围、领导职数,进一步规范挂牌机构名称、严控挂牌机构数量,切实做到为基层松绑减负;三是加强重点保障。围绕“人才强县”战略、“三支队伍”建设、“一老一小”等重点工作,深挖细掘机构编制资源,通过减上补下、调弱增强、截长补短等方式加大编制保障力度,进一步充实“人才编制池”、“乡镇(街道)编制池”等不同类型编制周转池,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攻坚一线倾斜。
三、抓监督促规范,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一是强化制度落实。突出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问责规则(试行)》等规定,对照上级政策口径、“三定”方案、用编计划等文件落实情况,做实做细日常监管工作;二是强化检查督导。制定《武义县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各单位“三定”方案执行情况、编制使用情况、实名制管理情况等方面内容,从源头抓起,全面检查机构设置不规范、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着力构建“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监管体系;三是强化协同联动。结合巡视巡察、选人用人、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行动开展多形式、跨部门、全覆盖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数据比对、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梳理查摆问题线索,及时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到位,加强编办与纪委、组织、审计等部门贯通联动,同向发力提升监督效能。
(武义县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