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委编办“三聚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海盐县委编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出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举措,着力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动构建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积蓄强大能量。
一、聚焦机制优化,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一是把准工作重点。依托理论中心组学习、年轻干部项目领办制度等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开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编办做什么”交流研讨,系统解码编办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定位和作用,确保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破解工作难点。开展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登记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监管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找准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薄弱点,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从体制机制、机构职能、工作力量上破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三是打通工作堵点。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职能运行监管和核心职能评估,优化调整经信、发改等部门的机构编制职能和内设机构设置,强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等相关力量配置,加快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机构职能体系。
二、聚焦重点领域,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一是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持续推进部门、镇(街道)内部优化编制资源配置,推动编制资源向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项目、平台、政策集成倾斜,支持嘉职院海盐学院等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人才。二是建立专项保障制度。研究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机构编制扶持政策,聚焦研发创新、核药检验、辐射监管等方面,在县市场监管局设立全国首个县级放射性药品监管分局,在县生态环境分局增设辐射监督管理科、县核技术利用环境检测中心,助力打造全国医用同位素产业示范基地。三是助力产业提档升级。支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机构编制政策工具箱,深化农业农村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在县农业农村局增挂县乡村振兴局牌子,优化其内设机构和人员力量,突出乡村振兴工作职责,推动传统产业蕴含的新质生产力有效释放。
三、聚焦服务保障,护航新质生产力平稳发展。一是提升人才全链保障。加强人才工作机构编制支持保障,迭代升级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使用制度,专项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和“高精尖缺”产业人才,开辟紧缺人才用编办理绿色通道,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着力从机构编制角度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成立县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探索部门核心业务清单制度,以合理的组织架构、有效的机制运行优化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三是提升基层履职能力。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镇(街道)岗位管理,形成“共性+个性”的岗位设置方案,细化编制岗位权责说明书378份,将部门派驻人员统一纳入镇(街道)岗位管理,推进派驻干部与镇(街道)深度融合。
(海盐县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