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委编办把好“三关”持续提升实名制管理工作效能
为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东阳市委编办从工作基础、日常监督、结果运用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了实名制系统的准确性、真实性和规范性。
一是建立系统管理标准。在实名制管理建设上实施统一的数据、技术、操作、管理、服务,制定涵盖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四位一体”的平台运行标准体系。确立机构管理信息标准,根据“三定”规定等筛选出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构性质、机构类别、机构设立时间、内设机构、编制职数核定等关键指标,作为机构管理的标识性数据项。确立人员管理信息标准,参考常规组织部门管理业务系统设计,结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际,将姓名、身份证号码、职务职级、入编时间、学历学位等信息确定为人员管理标准信息。
二是压实日常监督管控。以实名制管理系统为依托,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核定事项商请函内容要素,细化调入人员编制审批表相关内容,优化监督科室集中受理初审、业务科室分类配合复审、主管领导逐项把关终审的审批工作流程,规定核定单有效时限,把开具核定单工作作为单位自查、编办核查、数据完善的过程,将日常监督与常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机构编制调整事项全过程监督制度,凡属于要审批的事项,监督科室按照规定,履行事前合法合规性审查,参与审议决定过程,跟进监督组织实施情况,形式事情、事中、事后监督穿透式闭环管理,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时效性。
三是充分发挥预警作用。在实时更新维护数据的基础上,借力管理系统预警功能,防止违纪违规问题发生,凡机构编制问题未整改到位,机构编制申请事项不受理,坚决维护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数据支撑作用。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精准服务机构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和重大体制调整,进一步提升研究改革方案、统筹机构设置、配置编制资源的履职能力水平。
(东阳市委编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