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 热点新闻

经济强省加快强镇扩权

时间: 2011-04-18 00:00:00
来源: null
游览量:

记者近日到广东、山东等地采访发现,这些省“强镇扩权”的步伐正在加快:继半年前广东佛山顺德区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10个镇、街道后,广东计划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强镇扩权”试点范围;山东确定连续3年,每年安排以奖代补资金,建立省级重点中心镇奖励机制,支持经济强镇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强镇扩权”改革试点。

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

全国试点之外,多个省份也宣布了相应的试点计划:江苏省宣布将在全省16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试点;山东宣布在10个经济发达镇展开“强镇扩权”试点。

被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是珠三角的一个“超级镇”。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梁朝坤介绍,容桂街道由以前的容奇、桂州两个镇合并而来,常住人口达到5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人口,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经济总量达330亿元,和内地一些地级市差不多,海信科龙、格兰仕、万和等著名企业都在这里。

为什么要“扩权”?常常被引用的比喻就是:“小马拉大车”,“大脚穿小鞋”, “责任如西瓜、权限如芝麻”。在顺德容桂街道这样一个“特大镇”,以前公务员编制不到80人,却要负担相当于一个县人口的公共服务,典型的“小马拉大车”,为此容桂街道不得不长期以聘请“社工”的方式,解决基层行政人员不足的问题。同时,容桂街道又要为区内50万人口和上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容桂街道缺少相应的行政权限,企业不方便,老百姓不方便,镇政府无解决权限却要为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承担责任,压力很大。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认为,现行的乡镇管理体制延续的是按照农业生产设计的体制,对于那些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强镇”自主作用的发挥。

扩权带来什么?

有人说“强镇扩权”,“强”字开始是形容词,表述扩权的“门槛”,随后就变成了动词,就是“扩权强镇”。

在广东,目前进行的改革就是要下放给镇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以及其他行政管理权。对常住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中心镇或特大镇,重点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全面扩大管理权限。对于广东的“强镇”来说也是“利好”。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王景新认为,通过扩权让“强镇”更强,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进城就业最便捷、成本最低、权益最有保障的方式之一。

扩权,让在店口镇生活的6万多外来务工者的生活起了重大转变。有足够的留存财力之后,店口镇逐步为这些外来务工者实现“同城待遇”。去年,店口镇政府推出了“惠民卡”,外来务工人员在店口超市消费、看一场电影,都比本地居民更加优惠。而店口镇特别推出更便宜的医院方便他们就医......镇党委书记张壮雄说,我们的“建城”理念,就是要提供给大家愿意居住的城市环境,包括店口人,也包括新店口人。

当务之急是什么?

无论起步早晚,经济强省推行“强镇扩权”改革都在提速。

山东省编办一位负责人透露,山东将在10个经济发达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基础上,以其他348个重点镇为重点,实施扩权强镇,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和执法权,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肖滨说,不是说提拔几个副处级镇长就实现了“强镇”,“强镇扩权”要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增强市场活力和政府效能结合起来,把用好用活事权与强化责任结合起来,减少审批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汪玉凯认为,“强镇扩权”改革不能简单重复上级政府的行政模式。他认为,经济发达镇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解决“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这就要求强化自身的管理,理顺和上级政府的关系,理顺内部关系,实现“简政”。同时,有专家建议,“强镇扩权”试点既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应有必要的统一规范、组织,使这项改革在符合国家法律制度的范围内运行,改革和调整应按照法律对地方政府权限的规定来实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